皓月卧云

这里是天台

  姜阳住在海边,住在海岸线上碎贝壳般散落着的某个旅游小镇。他家在海滩上开杂货铺,卖食物、纪念品和泳衣泳圈。每个凌晨两点钟,父亲从床上爬起来赶海;四点半母亲起床,给归来的父亲摆上早餐,把父亲带回来的小鱼小虾海星贝壳放进大水盆浸泡,然后把姜阳叫醒。姜阳的早餐往往是带着鱼腥味的两个馒头,通常他吃到一半,就不得不叼着剩下的一个踢着拖鞋往镇子中心的学校跑。学校在西边,身后的大海刚刚苏醒,鸭蛋黄似的太阳正从碧蓝的海底一级一级地跳出来。

  姜阳十七年的人生都是这样过来,镇上唯一的小学初中和高中被圈在一起,形成一片肃穆的学校聚落。学校周围的住户大多不打鱼开旅店了,他们卖零食和文具。地理老师管这叫区位效应。姜阳明年就要高中毕业,无论是父母的主观意愿,还是他本人成绩的客观条件,他知道他将一辈子守着这座小镇,和他的父辈祖辈祖宗辈一样,坐在杂货铺里靠门的一架小板凳上,面前摆着新鲜的烤鱼片,拖鞋底总是沾满了白花花的盐。

  十七年来他从未有机会离开过小镇。他曾无数次痴痴地盯过地理书上那些其它地区的照片,巴黎优雅的清晨,东京繁华的夜色,北京恢宏的夕阳……他做一个又一个旅行的梦,梦见自己在瑞士的雪山下唱歌。他不关心上海的富裕也不想尝成都的美食,他只是想去旅行,想去看,去看那些和自己脚下的海滩不一样的东西。

  海边没有四季,太阳总是热辣辣地照着。父亲说太阳爱着海边的人。这是姜阳读高中二年级的暑假,也是一年两度的生意旺季,他得去父亲的店里。母亲用冰水给他投一条毛巾搭在脖子上消暑,毛巾上也挂着鱼腥味和未化开的盐粒。他扣上草帽踩上拖鞋怀里抱着两个刚打完气的泳圈,走出大门时他突然意识到自己现在的样子像极了父亲。一代一代的海边人都这样过来,他们勤劳的双手双脚把沙滩都踏得平坦。店门前正站着几个皮肤雪白光滑的城里人,是他们要的泳圈。姜阳就把泳圈靠墙放到地上,一个稍长一些的男人付了钱,拿着蓝色的一个走了;姜阳坐在地上歇息,搬泳圈使他的胳膊弯得酸疼。忽然他注意到另一个较年轻些的男孩一直没有离开,他抬起头,男孩就笑意盈盈地站在他面前,脚边靠着一个粉红色的泳圈。

  姜阳一愣,他以为是男孩不喜欢粉红色。大部分男孩都不会喜欢粉红色。他经常看见有刚刚四五岁的小男孩,因为妈妈给买的泳镜是粉色或红色,就哇哇大哭、满地打滚。就在海边做生意久了,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有些人就好因一点小事挑刺找麻烦。姜阳一骨碌站起来,警觉地盯着男孩,可他看男孩白白净净瘦瘦弱弱,且脸上一直挂着笑容,不像个不讲理的人,态度就又放软下来:

  “呃……粉色的也挺时尚嘛。海滩潮流,夏威夷也有很多人穿粉泳裤。”

  “没关系呀,”男孩笑得更深,“我喜欢粉红色。”

  那你为什么还站在这儿?姜阳想问,可又觉得这句话的语气像撵客人,一时间没能说出口。“你别怕,我不找麻烦,我找你。”男孩却像读懂了他的意思,温和地说道,“我……找你说说话。我是第一次来这边的海边,需要一个向导。……我会按天付你工钱。”

  姜阳又是一愣,从来没有听说过谁家在海边也有过向导。怕耽误店里的生意,他本想拒绝,可男孩很快开出了价钱。这个价钱让姜阳和坐在门口小板凳上的父亲都大吃一惊。父亲立即替姜阳应下了这份向导的差事,并且朝他挤挤眼睛,意为提醒他“好好干”。接过父亲殷勤地递过来的冰棍,又与坚持要给他们送到海滩上的父亲挥手告别,姜阳一手叉腰,一手斜拿着冰棍防止融化的水滴到自己腿上:“你想去哪?”

  “不去哪,就在海边。”男孩指了指不远处的一小块空沙滩,他们二人就在那里坐下来。

  “你是自己来这里的吗?”

  “不是,和我的同学。”

  “那你……那怎么没看见他们?”

  姜阳本想说“那你为什么不和他们在一起”,又觉得这句话多多少少有点质疑和不耐烦的意思,只好半路转弯。

  “……他们不喜欢我。”

  男孩低下头,不回避但似乎也不是很想回答这个问题。

  姜阳偏过头看着男孩。男孩是典型的城里人长相,大眼睛,高鼻梁,薄嘴唇,常年在室内养出的雪白细腻的肌肤,纤细的腰和四肢,温柔清亮的声线。城里人大多都是这样,在姜阳的眼中,他们是近乎完美的天神一样的存在。然而不知道为什么,天神们总是互相抵触互相厌恶互相斗争,反倒是他们这些通体黝黑,手指头上长着盐疮,说话总是扯开大嗓门喊的乡下人,关系更要友好和牢固一点。

  “为什么……?”

  沉默了许久,姜阳还是决定问问男孩。

  “因为我喜欢粉红色。”

  男孩笑了,话中的意思既明显又隐晦,像埋在沙滩里的闪光的贝壳。

  姜阳听地理老师讲过城市人的性格开放。对这位他最尊敬的老师说的话他都深信不疑。老师说城市人没有太多教条的限制,可以更加自在地生活,喜欢的颜色喜欢的工作甚至是喜欢的人的性别,他们都可以自己来决定。此言一出全班立即哄堂大笑,更有几个男生抱住对方脸贴着脸夸张地说“噢宝贝我爱你”,于是笑声就一浪高过一浪。

  姜阳却没有笑,他想不通大家在笑什么。班里同学很多人说他“崇洋媚外”,只是羡慕其他地方的东西,不把视线老老实实地放进自己家的店里。很多同学也羡慕姜阳,羡慕他家收入稳定风雨无阻的小店。这一类同学的父亲往往是出海的渔民。很多渔民走了,就再也没有回来。他们精壮的手臂和小腿最终也没能压过狂啸的大海,父亲说大海也爱我们,可大海的爱一向是这样反复无常又自私的么?它爱我们,所以不由分说把人们卷进它的怀抱,再也不放开么?……

  “你知道夏威夷?”

  见姜阳一直沉默着,男孩率先开口,打破了尴尬的僵局。

  “是……是。我知道。”

  “你地理学得不错嘛。”男孩捡起一片贝壳,在脚边的沙滩上画了个圆,“我刚才来的时候,路过了那边的学校。你也在那读书吗?”

  姜阳点点头。

  “那多好呀。我也学地理,我们来聊聊海边怎么样?你知道的沿海国家有哪些?……”

  姜阳也笑了。这种问题他最擅长。他也捡了一个头尖尖的海螺,在男孩刚才画的圆里勾画起来。他画亚欧大陆画非洲大陆画南美洲大陆,他的海螺灵活地勾出日本岛的一圈细碎的岛弧。他给男孩指白令海峡讲地理老师给他讲过的美国和前苏联曾经在这里喊话互相辱骂的轶事,他指澳大利亚说这里的蜘蛛和人脸一般大……他的带着鱼腥味的普通话和讲述的热情很快感染了周围的许多人,他们也各自讲起自己知道的地理趣闻来,其中居然有一位城里来的地理老师,给大家讲了海如何成为海,海为什么会分成不一样的海……他们就这样面朝大海坐着,夕阳在他们背后落下铺满街道。海边的夜生活开始了,家家都把彩灯挂起来……

  “你很喜欢地理嘛。”临分别时,男孩对姜阳说。他一直注意着姜阳谈到地理时眼中闪烁着的明亮的光。

  “是!”姜阳此时的态度已经自然了许多,男孩的温柔和今天学到的知识填满了他不久就将离开学校的惆怅的心脏。

  “为什么呢?”

  “因为我想去更远的地方。”姜阳说,“我从没离开过我家。所以像城市啊,山川啊,大海的这边还是那边啊,大陆的这边还是那边啊……我都想去看看。我想看到更多和我现在生活的地方不一样的东西。”

  “你向往自由?”男孩为他找到了一个更简洁的能准确表达他内心的句式。

  “对!”姜阳一拍手,“我想到一个,不用开店,不用放弃上学,不用被限制的地方去!我向往自由!”

  于是今天晚上他们分手。男孩回到酒店,姜阳回家继续啃鱼腥味的馒头。第二天他们继续在店门口见面,继续画地图讲故事,继续讲姜阳的那些对海那边的世界的幻想。

  于是男孩也给姜阳讲故事。讲他的城里的课堂,讲总是晚点的公交车,讲从不迟到但可能挤不上去的地铁。姜阳很讶异城里到底有多少人,听到男孩报出的一千万的数字之后惊得连嘴都合不上。他想海里的鱼可能也就那么多条?他没出过海,在海边他也算是娇生惯养的一类孩子。他听男孩给他讲的异国他乡听那些与自己截然不同的风俗习惯,男孩去过很多地方,他生动的讲述把姜阳也带进了那个世界里。他仿佛自己也在巴塞罗那的街头看过红裙女郎跳热烈的舞,仿佛自己也曾尝过莫斯科的风味独特的罗宋汤……他们整日整日地坐在海边,看太阳沉下去又升起来,看海鸥在蓝天的幕布下伸开翅膀,看远处被太阳照得眩晕的飞鱼跃出水面……

  暑假很快结束了,男孩离开海边。随着男孩给他的工钱一起送来的是一本男孩初中时记得很详细的地理笔记。姜阳翻看着那个边角已经折了的笔记本,心中突然涌起一种渴望挣脱什么撕碎什么打破什么的激动。

  扉页上是男孩干净的字迹:“别放弃你的梦想!为了能去到海的那一边!为了自由!我们都将为了自由而战斗!”

  为了自由!

  姜阳前所未有地开始努力了。他再不用叼着馒头往学校跑,通常是母亲刚刚揉着惺忪的睡眼从床上坐起来,就已看见他蹲在窗外借着熹微的晨光在读书。他成了最早来到学校最晚离开学校的人,他的刻苦和热情也打动了长年在这所小学校里渐渐地散漫下来了的年轻时也曾燃烧着豪情壮志的老师们。他从凌晨又学到凌晨,假期小店里的板凳上也总是摆着一本书。就这样日复一日月复一月终于来到高考的日子,他第一次走进县城,第一次花了几块钱打出租车到当地考点大门口……

  他还是没能考上大学。差得太多了。

  他脱下校服,换回他的泳裤衬衫草帽和盐渍拖鞋。天热的时候在脖子上搭上毛巾。老师和同学都安慰他,可以了,你很棒了!你是我们镇里第一个参加过高考的人了!他只是微笑着,沉默着,脑子里不住地回想着他在某一个啃书的深夜听到的从父母房间里传来的电视新闻:高中男生疑遭校园暴力跳楼自杀。他冲进父母的房间,他看到了那期节目他看到了那所高中他看到了那双鞋。他认识那双粉红色的运动鞋。他确定了那就是他。

  这场与自由的战争,他们都败了。

  姜阳从父亲手里接过了小店。他参加高考的风潮也很快过去,直到媒人给他的妻子家说求的时候才再一次被提及。和小镇里的所有男人一样,他按父母之命结了婚有了孩子成了家,他坐在店门口的小板凳上告诉儿子将来这个店会是他的。他每天早晨两点起来赶海,四点半回家时贤惠的妻子给他端上早餐。

  他有时自告奋勇在海边给人做向导,拉着人坐在海边,讲他知道的海的故事。他第二次进城竟请了个潜水师傅回来,不顾旁人的议论,每天坚持抽几个小时拿来学潜水。这时疑惑的人们又想起了他的风光事迹,不由都慨叹道哎呀不愧是参加过高考的有文化的人呀,人家的爱好,人家的精神追求!就和咱们不一样!……

  二十年后,一则新闻轰动了全球:xx省xx县xx镇附近海域海底深处发现人类文化遗迹!这一发现或将人类历史向前推进数千年……发现者竟是xx镇的一位普通渔民……

  全球各地的记者,扛着长枪短炮上门,把小镇的每一条街巷都堵了个水泄不通。镇里人和游客也都围到姜阳家门口看热闹。人们纷纷感慨哎呀不愧是参加过高考的人呀,记者听了大跌眼镜忙在采访本上记道:“英雄渔民竟只有高中文化!”记者把姜阳一路从家里堵到店里,往日热闹的沙滩上停满了车,空气中依然弥漫着鱼腥味,太阳依然闪耀,太阳爱着海边的人。

  “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面对镜头,姜阳显得有些无措。

  “我会注意到它……是因为它周围,长满了粉红色的珊瑚……”




——《粉红色自由》

评论(32)

热度(1577)

  1. 共31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